首春过南昌访徐巨源

南州高士后,孤隐石门閒。 两载期相见,方春始下山。 文章颜谢侣,风致应刘间。 未得看中论,踌躇空往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州高士:指才德出众的隐士,这里指徐巨源。
  • 石门:徐巨源隐居的地方。
  • 颜谢:指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和谢灵运,两人以诗文著称。
  • 应刘:指东汉应玚(yáng)和刘桢,是建安七子中的成员,以文学才华闻名。
  • 中论:在此处可能指徐巨源的某一文学作品。

翻译

在南方有一位才德出众的隐士,他独自隐居在石门悠闲度日。我期待与他相见已有两年,直到今年初春才下山前来拜访。他的文章可与颜延之和谢灵运相媲美,风度和韵味在应玚和刘桢之间。可惜我未能读到他的《中论》,只能满怀遗憾地空手往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徐巨源之后所作。诗的开头两句,介绍了徐巨源的隐士身份和隐居之地,表现出他的高逸之风。接下来的两句,叙述了作者为了这次相见等待了两年,凸显了对这次会面的重视。“文章颜谢侣,风致应刘间”这两句,高度赞扬了徐巨源的文学才华和风度气质,将他与古代的文学大家相提并论,显示出作者对他的钦佩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未能读到徐巨源的《中论》的遗憾,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徐巨源文学成就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通过对徐巨源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才华的尊重。

释今严

今严(?──一六五八?),字足两。顺德人。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诸生。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 1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