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庵

循彼南涧,言采其蒲。 采之何为,滫瀡是图。 彼蒲之良,利用为屦。 载缉载紬,如蓺稷黍。 我思古人,惟睦之陈。 克用是道,甚宜其亲。 我行四方,十年于今。 母寔有命,余何弗钦。 乃筑我居,于越之野。 悠悠我思,朝夕于楚。 乱离孔怃,山川邈悠。 岂不怀归,水无行舟。 爰有清泉,在居之侧。 既浸既灌,蒲叶嶷嶷。 蒲叶嶷嶷,蒲生日多。 母氏燕喜,我劳其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滫瀡(xiǔ suǐ):古时调和食物的一种方法,用植物的叶汁浸泡食物,使之柔软清洁。
  • 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 缉(jī):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
  • 紬(chōu):同“抽”,引,抽取。
  • 蓺(yì):种植。

翻译

沿着那南面的山涧,说要去采摘蒲草。 采摘蒲草做什么呢,是为了调制食物。 那些蒲草很优良,可以用来制作鞋子。 不断地连接麻缕,如同种植稷黍一般。 我思念古人,唯有倡导和睦。 能够运用这种道理,十分适宜于亲近之人。 我行走四方,到如今已十年。 母亲确实有吩咐,我怎能不遵从。 于是构筑我的居所,在越地的郊野。 悠悠的我之思念,从早到晚都在楚地。 战乱离散让人忧愁,山川遥远悠悠。 难道不想归去吗,只是水上没有行船。 于是有清澈的泉水,在居住的地方旁边。 既已浸润又已浇灌,蒲草的叶子高大耸立。 蒲草的叶子高大耸立,蒲草生长日益繁茂。 母亲很高兴,我的辛劳又算得了什么。

赏析

这首诗以采摘蒲草起兴,引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母亲的思念。诗中提到蒲草的多种用途,如滫瀡是图、利用为屦,展现了生活的细节。作者思念古人所倡导的和睦之道,并表示要遵循此道来对待亲人。诗中还描述了自己行走四方的经历以及对母亲的遵从,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最后,通过描写居处旁的清泉和繁茂的蒲草,以及母亲的喜悦,体现了一种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