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儆里言

仲尼知命,伯玉知非。 出命入非,君子见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尼:孔子的字。
  • 知命:指孔子知晓命运规律。(知,zhī,明白、了解;命,mìng,命运)
  • 伯玉:蘧(qú)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
  • 知非:蘧瑗不断反省自己,能认识到自己的过错。(非,fēi,过错)
  • :细微的变化,这里指事物的苗头或预兆。

翻译

孔子明白命运的规律,蘧瑗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走出命中注定的安排,避免犯错,君子能够洞察到事物的细微变化和发展趋势。

赏析

这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列举孔子知命和伯玉知非的事例,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自我认知和对事物发展的洞察力。诗中的“出命入非”表达了要超越命运的限制,勇于面对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最后一句“君子见几”则突出了君子的智慧和敏锐,能够及时发现事物的先兆,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整首诗富有哲理,启示人们要不断反思自己,提高自我修养,以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顾允成

顾允成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季时,号泾凡。顾宪成弟。性耿介,厉名节。万历十四年赴殿试,对策中语侵郑妃,置末第。房寰疏诋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抗疏劾之,忤旨坐废。久之,以荐诏许以教授用,历官礼部主事。时三王并封,偕同官合疏谏,不报。后以疏劾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与宪成讲学东林,不复出。有《小辨斋偶存》。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