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家宴咏月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 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雾霭,皓色遍高空。 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秋:秋季共九十天,故称“九秋”。
  • 三五夕: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 秋中:秋季的中期。
  • 雾霭(ǎi):雾气。
  • 兔宫:指月宫,传说月中有玉兔。

翻译

秋季的九十天里每月十五的夜晚,这个夜晚正是秋季的中期。上天的心意一夜之间就有分别,然而人的心情千古以来都是相同的。清澈的光辉消除了雾气,洁白的月色遍布高空。希望举起那象征团圆的酒盏,年年都对着那月宫。

赏析

这首诗围绕中秋之夜的月亮展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点明时间是中秋夜,有一种时间的厚重感。“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表达了自然的变化和人们对团圆的永恒期盼这一不变的情感,凸显出人们共有的情怀。接下来描写月光的清澈明亮,使得夜空变得清朗。结尾处着力于希望能年年在团圆之际对着月宫饮酒,寄寓了对美好生活和团圆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月的咏叹传达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团圆的渴望。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