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感兴二十首
东京失其御,刑臣弄天纲。
西园植奸秽,五族沉忠良。
青青千里草,乘时起陆梁。
当涂转凶悖,炎精遂无光。
桓桓左将军,仗钺西南疆。
伏龙一奋跃,凤雏亦飞翔。
祀汉配彼天,出师惊四方。
天意竟莫回,王图不偏昌。
晋史自帝魏,后贤盍更张。
世无鲁连子,千载徒悲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京:指东汉的都城洛阳(luò yáng)。
- 天纲:指朝廷的纲纪。
- 西园:汉灵帝时,宦官专权,在西园卖官鬻爵(yù jué)。
- 陆梁:跳跃猖獗的样子。
- 当涂:指当道,此处指曹操。
- 桓桓:威武的样子。
- 钺(yuè):古代兵器,形似斧,用于砍杀。
- 伏龙:指诸葛亮。
- 凤雏:指庞统。
翻译
东汉失去了对天下的统治,奸臣宦官玩弄朝廷的纲纪。 在西园里培植奸恶污秽,五个大族的忠良之士被陷害沉没。 青青的千里野草,趁着时机肆意猖獗。 曹操变得凶恶悖逆,汉室的光辉就此黯淡无光。 威武的左将军刘备,手持大斧镇守西南边疆。 诸葛亮像卧龙一样奋起跳跃,庞统也如凤雏般展翅飞翔。 他们祭祀汉朝,希望能与上天相配,出师征战,震惊四方。 然而天意最终也没能挽回,帝王的宏图未能昌盛。 晋朝的史书从曹魏开始写起,后代的贤能之士为何不加以更正呢? 世间没有像鲁连子那样的义士,让人千年以来徒留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朱熹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述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混乱,奸臣宦官专权,导致汉室衰微,天下大乱。同时,诗中也赞扬了刘备、诸葛亮、庞统等试图恢复汉室的人物,他们的努力虽然令人钦佩,但最终未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朱熹对晋朝史书以曹魏为正统的写法表示不满,认为这是对历史的歪曲。最后,诗人感叹世间缺少像鲁连子那样的义士,表达了对正义和忠诚的渴望,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悲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