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子敬范新妇唐摹帖三首

· 米芾
云物龙蛇惨动纸,父子王家真济美。 庾翼小儿宁近似,沧溟浩对蹄涔水。 腾蛇无足蜈多趾,以假移真信用智。 龟澼虽多手屡洗,卷不生毛谁似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物:景物、景色。(云,yún;物,wù)
  • 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的蜿蜒盘曲。(龙,lóng;蛇,shé)
  • 济美: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济,jì;美,měi)
  • 庾翼:东晋书法家。(庾,yǔ;翼,yì)
  • 沧溟:大海。(沧,cāng;溟,míng)
  • 蹄涔:牛马蹄印中的积水。(蹄,tí;涔,cén)
  • 腾蛇:一种会飞的蛇,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雾的神蛇。(腾,téng;蛇,shé)
  • 龟澼:漂洗丝棉絮。(龟,guī;澼,pì)

翻译

景色如龙蛇般在纸上生动展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真是将前人的成就发扬光大。庾翼小儿的书法岂能相近,就如同大海浩渺对比牛马蹄印中的积水。 腾蛇没有脚,蜈蚣却多脚趾,以假乱真需要运用智慧。尽管像漂洗丝棉絮那样多次练习,卷面不会起毛的又有谁能像我米芾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书法展开,作者米芾先是赞美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成就,认为他们的书法如生动的景物在纸上展现,将书法之美传承并发扬光大。然后通过与庾翼的对比,强调了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的高超境界。后面几句则以腾蛇和蜈蚣的形象来比喻书法中的真假之辨,以及智慧在其中的运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书法技艺上的自信,认为自己的书法技艺高超,卷面不会起毛,体现了他对自己书法水平的高度认可。整首诗语言生动,用典巧妙,将对书法的见解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米芾

米芾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有洁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 3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