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水仙花
所属合集
注释
百卉:各种花卉。 厉:这里有独自展现、张扬之意 。 蓬艾:蓬草和艾草,泛指杂草。 纷敷: 铺展,散布。 翠羽帔(pèi):用翠鸟羽毛做的披肩,这里形容水仙叶子。 温靘(qìng):温和柔美。 黄冠:道士所戴的帽子,这里水仙的黄色花蕊如同黄冠。 弱植:指弱不禁风的植物,此处说水仙花柔弱。 兰荪:兰花和荪草,都是香草。 摧:这里有战胜、比过之意 。 湘君: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谢:比不上。 遗(wèi)楪:赠送玉佩。 捐珰:丢弃耳饰。 讵(jù)识:怎会识得。 衷肠:内心。 佳冶:美丽妖冶。 柏舟誓:出自《诗经·邶风·柏舟》,表达坚守贞节的誓言。 恻怆(cè chuàng):悲伤。 终风章:《诗经·邶风·终风》,有多种情感解读,此处关联忠贞不渝之意。 遗烈:前人留下来的功绩、品德等美好的东西。
翻译
深冬时节各种花卉都已凋零,江边的梅花独自散发着清幽的芳香。 怎么在杂草丛中,也能有这般如春风般清新的香气。 水仙花那翠绿的叶子如展开的翠鸟羽毛披肩,它温润柔美的模样恰似白玉一样。 那黄色的花蕊如同道士的黄冠,彰显着它的独立不凡,尽显水仙花淡雅的姿态。 这柔弱的水仙花虽比不上香草兰荪,但它高洁的操守能战胜那严寒冰霜。 湘水之神赠送玉佩的美好都比不上它,汉水女神丢弃耳饰的举动在它面前也自愧不如。 可叹那些世俗之人,欲望的火焰焚烧着他们的内心。 他们只知道爱慕那些华丽妖冶的事物,又怎能懂得水仙这心怀贞烈刚正的品质。 想起《柏舟》诗中坚守贞节的誓言那般凄凉,《终风》篇里的悲伤情感令人感怀。 水仙花有着如此卓然美好的品德遗泽,千年之后也不能将其遗忘。
赏析
这首诗咏赞水仙花。开篇以隆冬百卉凋零、江梅孤芳独立作衬,引出蓬艾之下水仙花独特的芬芳,突出其生长环境平凡却独具幽香的特质。诗中细致描写了水仙花的姿态,“纷敷翠羽帔,温靘白玉相”将叶子比作翠羽帔,花色喻为温润白玉,通过形象的比喻展现其美丽与柔美。“黄冠表独立”则赋予水仙高洁独立的气质。诗人盛赞水仙花虽柔弱却有超越兰荪的高操,能抵御冰霜,连湘君赠物、汉水女神的举动都不及它。批判世俗人只知慕艳却不懂水仙贞刚之美。诗中引用《柏舟》《终风》典故,进一步升华主题,强调水仙与古代忠贞故事一样,那美好的品德遗泽值得千古铭记。全诗借物言志,托水仙抒发诗人对高洁品质与操守的尊崇和追求,同时批判世俗的浮躁与浅薄。

朱熹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赠内弟程允夫三首 》 —— [ 宋 ] 朱熹
- 《 武夷精舍杂咏钓矶 》 —— [ 宋 ] 朱熹
- 《 丘子服来访道间得古梅折以为赠刘叔通江文卿俱来各有佳句因各次韵为答三首其二 》 —— [ 宋 ] 朱熹
- 《 汲清泉渍奇石置熏炉其后香烟被之江山云物居然有万里趣因作四小诗 》 —— [ 宋 ] 朱熹
- 《 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二首 》 —— [ 宋 ] 朱熹
- 《 次秀野咏雪韵三首 》 —— [ 宋 ] 朱熹
- 《 次韵傅丈武夷道中五绝句 》 —— [ 宋 ] 朱熹
-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