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歌

天朗气清日亭午,閒吟散食步廊庑。耳根彷佛隐雷鸣,又似波涛风激怒。 涛声乍过心犹疑,忽诧栋梁能动移。顷刻金甑相倾碎,霎时身体若笼筛。 厩马嘶蹶犬狂吠,智者猝然亦愚昧。悲风惨惨日无光,霎尔晴空成昼晦。 扶老携幼出门走,忙忙真似丧家狗。更有楼居最动摇,欲下不得心急焦。 心急势危肝胆碎,失足一堕魂难招。蚁走热锅方寸乱,两脚圈豚绳索绊。 窘逼转愁门户狭,攀援不觉窗棂断。如逢虎狼如触蠍,形神惝恍魂飞越。 偷眼视之但溟茫,满耳声闻唯窸窣。千家万家齐屏息,大儿小儿多避匿。 少选声停地始平,相顾人人成土色。地平踏稳相欣告,众口一时同喧噪。 老者无策少者疑,从此夜眠心不怡。东南虽缺地无缝,岂有妖物簧鼓之。 自是乾坤气吞吐,世人那得知其故。幸哉淡水尚安全,可怜嘉、彰成墟墓。 试问既震何重轻,消息茫茫归劫数。长歌赋罢心转愁,惊魂未定笔亦柔。 此情回首不堪忆,此身犹自随沉浮。安得长房缩地法,居吾乐土免烦忧。
拼音

所属合集

#十一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无特别难以理解的词语。}

翻译

{天气晴朗阳光正当中午,悠闲地吟诗散步在走廊。耳朵边仿佛隐约有雷鸣声,又好像是波涛被风激怒。涛声刚过心里还在怀疑,忽然惊讶栋梁似乎在移动。顷刻之间金属甑倾斜破碎,瞬间身体像在笼子里被筛动。马厩里的马嘶鸣狗狂叫,聪明的人突然也变得愚昧。悲凉的风凄惨太阳也没有了光芒,很快晴朗的天空变得像白天却很昏暗。扶着老人带着孩子出门跑,匆匆忙忙真像无家可归的狗。更有住在楼阁最是摇晃动荡,想下去却不能心里急切焦躁。心里着急形势危险肝胆欲碎,失足掉下去魂魄就难召回了。就像蚂蚁在热锅上慌乱,两脚像被绳索困住的小猪。困窘逼迫转而愁门口狭窄,攀援时没注意窗户棂子断了。如同遇到虎狼如同触及蝎子,神志恍惚魂魄飞越。偷眼去看只是一片迷茫,满耳听到的只有沙沙声。千家万家都屏住呼吸,大人小孩大多躲避隐匿。过了一会声音停止大地才平稳,互相看着人人脸色都像土色。大地平稳踏稳后欣喜互相告知,众人的嘴一同喧哗吵闹。老年人没有办法年轻人有疑虑,从此晚上睡觉心里不安乐。东南虽然有缺口但大地没有缝隙,哪里有妖物能鼓动呢。自然是天地之气吞吐,世人哪里能知道其中缘故。幸好淡水还算安全,可怜嘉义、彰化成了废墟坟墓。试问既然地震为何有重有轻,消息茫茫归结于劫数。长歌写完心里变得忧愁,惊魂不定笔也变得柔软。这样的情景回头看都不忍回忆,自己身体还是随着沉浮。哪里能有长房缩地的法术,让我居住在快乐的土地上免受烦恼忧愁。}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地震发生时的可怕景象和人们的惊恐状态。从开始察觉异样到地动山摇、房屋晃动,再到人们仓皇出逃、惊恐万状,刻画得十分细腻。诗中通过对各种声响、人们的反应以及场景的描写,如“悲风惨惨日无光”“蚁走热锅方寸乱”等,营造出紧张和恐惧的氛围。最后诗人感慨地震的难以捉摸和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同时也流露出对平安生活的渴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质朴,画面感强,真实地反映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

林占梅

林占梅,构筑潜园,雅集诗骚。文酒之盛,冠于北台。著有《潜园唱和集》二卷、《潜园琴馀草》八卷,其中《潜园唱和集》已佚。林占梅《潜园琴馀草》约有诗一千九百馀首,写作年代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迄同治六年(1867)。多咏骨肉亲友、园居、游历、时事、兴怀之作。五言古、近体,善摹难状之景,达难显之情。作品风格多样,平易晓畅法白居易,感时忧国似陆放翁,伤感兴怀如吴梅村。台澎道徐宗干评其诗「和静清远、古澹恬逸」、「诗味多琴味」。兹据台湾分馆藏《潜园琴馀草》为底本,并参照下列对校本编校:李清河藏《潜园琴馀草》(以下简称李本)、李清河藏《潜园诗抄》(以下简称李抄本)、连雅堂《台湾诗荟》(以下简称荟本)、台湾文献丛刊《潜园琴馀草简编》(以下简称台银本)、《新竹文献会通讯》(以下简称文献本)、陈培桂《淡水厅志》、林维丞《沧海拾遗》、蔡振丰《苑里志》、郑鹏云《师友风义录》、连横《台湾诗乘》、王松《台阳诗话续编》、林钦赐《瀛洲诗集》、赖子清《台湾诗醇》、曾笑云《东宁击钵吟后集》、彭国栋《广台湾诗乘》、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 ► 6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