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报以言者论六事其五皆靖康往故其一谓资囊士人上书以冀复用谪居海南震惧之馀斐然有作

· 李纲
尼父乘桴居九夷,管宁浮海亦多时。 古来圣贤犹如此,我泛鲸波岂足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尼父:对孔子的尊称。(“尼”读 ní)
  • 乘桴:乘坐竹木小筏。
  • 九夷:古代对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 管宁:三国时期著名隐士。
  • 浮海:指避世隐居。
  • 鲸波:巨浪,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翻译

孔子乘坐小筏前往东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管宁避世隐居在海边也有很长时间了。自古以来的圣贤尚且如此,我在这险恶的海浪中漂泊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纲在被贬居海南、处于震惧之余的一种豁达心境。诗中以孔子乘桴居九夷和管宁浮海的典故,来说明古代圣贤也曾经历过困境,从而自我宽慰,认为自己在艰难环境中的遭遇并不足悲。这种心态体现了作者的胸怀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简洁,用典恰当,意境深沉,表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定与从容。

李纲

李纲

宋邵武人,字伯纪,号梁溪。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宣和间为太常少卿,金人南下,因刺臂血上疏,请徽宗禅位太子以号召天下。钦宗立,历任兵部侍郎、东京留守、亲征行营使。坚主抗金,反对迁都,积极备战,迫使金兵撤离。未几以“专主战议”被逐。高宗建炎元年,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力主联合两河义士,荐宗泽,然高宗意存茍安,为相仅七十五日即罢。后屡陈抗金大计,均未纳。卒谥忠定。有《梁溪集》。 ► 16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