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冬夜

· 谢榛
坐啸南楼夜,孤灯客思长。 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 归计身多病,生涯鬓易苍。 征鸿向何许,春意遍湖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梁:战国时魏都,这里指开封。
  • 坐啸:闲坐吟啸。
  • 五更: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五更指天将明时。(更:gēng)
  • 征鸿:远飞的大雁。

翻译

在南楼的夜晚闲坐吟啸,孤独的灯火伴着绵长的客居愁思。 人们吹奏着五更的笛声,明月照着千家万户的寒霜。 打算归去却身染多病,漂泊生涯中两鬓容易变得苍白。 那远飞的大雁飞向何处?春天的气息遍布湖湘大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夜在大梁的孤独旅人内心的愁绪和对归乡的渴望。诗的首联通过“坐啸南楼夜”和“孤灯客思长”,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颔联“人吹五更笛,月照万家霜”,以五更笛声和明月寒霜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寂静和清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颈联“归计身多病,生涯鬓易苍”,表达了诗人想要归去却因身患疾病而不能的无奈,以及长期漂泊生涯所带来的沧桑之感。尾联“征鸿向何许,春意遍湖湘”,诗人借征鸿表达对远方的向往,同时用“春意遍湖湘”来表现对春天和美好未来的期盼,也从侧面反映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对归乡的期盼。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