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三日送孙小渠归庐州
忆昔十载前,同立程门雪。
杨柳揖春风,梧桐映秋月。
一岁旅燕城,多荷君提挈。
悠悠各言归,苒苒度时节。
去岁忽相逢,感旧情何切。
凄清海国秋,关山劳跋涉。
高谈彻三宵,铭德有心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程门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程”指宋代理学家程颐。(“颐”读音为“yí”)
- 揖(yī):作揖,这里指杨柳在春风中摇曳,好似作揖。
- 映:映照。
- 旅:寄居他乡。
- 荷(hè):承蒙,承受。
- 提挈(qiè):扶持,帮助。
- 苒苒(rǎn rǎn):形容时间渐渐过去。
- 海国:近海地域。
翻译
回忆往昔十年前,我们一同在程门立雪求学。杨柳在春风中摇曳似作揖,梧桐映照着秋日的月光。 一年里我在燕城寄居,多承蒙您的扶持帮助。悠悠然各自言说归家,时光缓缓流逝。 去年忽然相逢,对旧日情谊感触是何等深切。清冷的海边秋天,翻越关山辛苦跋涉。 高谈阔论持续了三个通宵,铭记恩德有心立碑碣。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开篇,描绘了诗人与孙小渠十年前一同求学的情景,以及后来在燕城受到对方帮助的过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通过杨柳、梧桐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意和美感。接着叙述了去年的重逢,强调了那份深切的旧情。最后提到在清冷的秋天,长途跋涉重逢后彻夜长谈,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想要铭记这份情谊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将友情的珍贵和时光的流转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