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升平乐:词牌名,多用以描绘太平盛世、百姓安乐的景象。
- 霍与瑕(huò yǔ xiá):明朝人,字勉衷,号勉斋。
- 度关:通过关卡。
- 趁市:赶集市。
- 清湾:清澈的河湾。
- 誇:同“夸”。夸赞。
- 五裤(kù)斑: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典故。据说,后汉廉范任蜀郡太守时,废除禁止百姓夜间点灯做事的制度,百姓用称颂前任太守的歌谣来称赞他:“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裤。”“襦(rú)”是短衣,“裤”是裤子,意思是说以前的太守不让百姓晚上做工,百姓连一件短衣都穿不上,现在的太守允许百姓夜间劳作,大家都有五条裤子穿。这里指百姓生活富足。
翻译
弯弯的月亮从东山升起,公鸡打鸣时人们通过关卡。 为了平安都争相赶去集市,歌声和长啸声在清澈的河湾回荡。 米价一直是三钱,人们夸赞衣服多如称颂好官的“五裤斑”所描述的那样。 知道这是因为有贤能的官员在,乡里百姓才免受苦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社会安定、百姓生活富足的景象。诗的前两句通过“缺月出东山”和“鸡鸣人度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生气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平安争趁市,歌啸振清湾”,表现了人们在平安的环境中积极参与集市贸易,以及欢快的心情,凸显出社会的安定和繁荣。“米惯三钱价,衣誇五裤斑”则通过米价的稳定和百姓衣着的富足,进一步体现了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知是贤侯在,闾阎免苦艰”,点明了这一切的原因是有贤能的官员治理,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赞美和对百姓幸福生活的欣慰。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升平之世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