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屈指中原秀,英雄有几人。 奇才多剑客,劲草化秋尘。 仇国郇模字,支天洗氏臣。 谁能诛九日,血赤石麒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焦桐山:人名。
  • 柘乡(zhè xiāng):地名。
  •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
  • :优秀的人才。
  • 奇才:杰出的才能。
  • 剑客:剑术高超的人,这里可能指有侠义之气的人。
  • 劲草:坚韧的草,比喻意志坚定的人。
  • 秋尘:秋天的尘土,此处可能象征着消逝、没落。
  • 仇国:仇视国家,此处指对国家不满的人。
  • 郇模(xún mó):人名,这里指像郇模一样的人。
  • 支天:支撑天地,形容有巨大的力量或功绩。
  • 洗氏臣:可能指像洗氏那样的忠臣。
  • :诛杀。
  • 九日:神话传说中的九个太阳,这里可能指邪恶势力或暴虐的统治。
  • 血赤:鲜血染红。
  • 石麒麟:石雕的麒麟,常作为守护或祥瑞的象征。

翻译

屈指计算中原的优秀人才,真正的英雄又有几人呢? 有很多具有杰出才能的人如同侠客,而那些意志坚定的人却如同秋草化为尘土。 有像郇模那样对国家不满的人,也有像洗氏那样支撑国家的忠臣。 谁能够诛杀那如九个太阳般的邪恶势力呢?要用鲜血染红那石麒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中原人才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奇才”“剑客”与“劲草”的不同命运,暗示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才能和有志向的人未必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而那些坚定的人也可能在时代的变迁中被埋没。同时,诗中提到了“仇国郇模字,支天洗氏臣”,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人物和态度,有对国家不满的,也有忠诚于国家的。最后,作者以“谁能诛九日,血赤石麒麟”表达了对能够铲除邪恶势力、改变现状的人的期望,也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对正义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沉,用典恰当,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