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焦桐山集赋得画堂留草本野竹淡时名寄柘乡诸友十三首

贫贱青荓友,崎岖细雨归。 谅冠危石娱,仍屦春冰非。 鹤吊寒山月,烟㕧古墓薇。 前修菹醢意,轻讽与渔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荓(píng):植物名,这里喻指贫贱之交。
  • 谅冠:大概可以当作帽子(这是一种形象的表达, poetically suggesting that something could be used as a hat)。
  • 屦(jù):鞋。
  • 鹤吊:传说鹤能感知死亡的气息,此处指鹤在寒月之下像在吊唁。
  • 㕧(yān):同“蔫”,枯萎。
  • 前修:前代的贤人。
  • 菹醢(zū hǎi):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这里借指残酷的遭遇。

翻译

我与贫贱之交的朋友,在崎岖的道路上冒雨归来。将危石当作帽子取乐,穿着鞋走在春天如冰般寒冷的路上并非易事。仙鹤在寒月之下仿佛在吊唁,烟雾中古墓旁的薇草枯萎了。前代贤人的残酷遭遇所蕴含的深意,在这渔矶之处轻声地讽喻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贫贱之交的朋友在艰难环境中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对前代贤人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如“贫贱青荓友”“崎岖细雨”“危石”“春冰”等,营造出一种困苦而又坚韧的氛围。“鹤吊寒山月,烟㕧古墓薇”这两句,通过描绘鹤吊唁寒月和薇草枯萎的情景,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气息。最后诗人提到前代贤人的残酷遭遇,并在渔矶处轻声讽喻,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复杂,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也有对历史的反思。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