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晚望有怀蓝山伯兄

· 蓝智
扁舟九月溯沧波,漂泊其如感慨何。 木落江淮秋色老,山连巴蜀暮云多。 草堂猿鹤关乡梦,泽国鱼龙入棹歌。 白发诸兄强健在,采薇空愧首阳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扁(piān)舟:小船。
  • 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沧波:碧波。
  • 木落:树叶凋零。
  • 江淮:长江、淮河一带。
  • 巴蜀:古代巴国和蜀国,今四川、重庆一带。
  • 棹(zhào)歌:行船时所唱的歌。
  • 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薇”读音:wēi)
  • 首阳阿:首阳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隐居采薇之地。这里用“首阳阿”借指自己未能像伯夷、叔齐那样隐居,感到惭愧。

翻译

九月里我乘坐小船逆着碧波前行,漂泊的生涯让我心中感慨万千。树叶凋零,江淮一带已是深秋景色,显得萧瑟;山峦连绵,巴蜀之地的暮云层层叠叠。草堂中的猿猴和仙鹤,牵动着我的思乡之梦;水乡的鱼龙,也融入了船夫的棹歌之中。我的几位白发兄长身体依然强健,而我未能像伯夷、叔齐那样去隐居,心中深感愧疚。

赏析

这首诗以景抒情,通过描绘九月江上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感慨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未能实现隐居生活的愧疚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木落江淮秋色老”写出了江淮地区的秋景萧瑟,“山连巴蜀暮云多”则展现了巴蜀之地山峦连绵、暮云缭绕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意境。同时,“草堂猿鹤关乡梦,泽国鱼龙入棹歌”两句,将思乡之情与水乡的特色相结合,使情感表达更加生动。最后,诗人以对兄长的思念和对自己的反思作结,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