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太和山何隐君二首

· 谢榛
弃官依白岳,岁月此栖迟。 道侣频相过,丹经久自知。 心閒虎啸处,步缓鹤随时。 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岳:山名,即安徽休宁县的齐云山,在作者家乡附近。(岳,yuè)
  • 栖迟:游息,居住。(栖,qī)
  • 丹经:指讲述炼丹术的经书。

翻译

放弃官职,依傍着白岳山,在这里度过岁月,游息居住。 道士朋友们频繁前来相聚,炼丹的经久之道自己心中知晓。 内心闲适,处在虎啸之地也安然;脚步缓慢,如同仙鹤般闲适自在。 倚着拐杖观赏晴朗的景色,前面的山峰上又有人在采灵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后在太和山的闲适生活。诗中通过“弃官依白岳”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的舍弃和对山水的向往。“岁月此栖迟”体现出他在山中悠然度日的状态。“道侣频相过,丹经久自知”描述了他与道侣交往以及对炼丹之道的了解,反映出他对道家文化的兴趣。“心闲虎啸处,步缓鹤随时”则以虎啸和鹤姿来烘托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最后“倚杖看晴色,前峰又采芝”以观景和采芝的情景,进一步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山中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追求。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