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秀才归钱塘

· 谢榛
美人南去采芳兰,春色偏宜江上看。 天竺峰头读书处,白云长自傍人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塘(qián táng):今浙江杭州,古属吴郡。
  • 芳兰:兰花,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 天竺(tiān zhú)峰:山名,其具体所指此处未明确,此处当是代指风景优美的山峰。

翻译

美人向南去采摘芬芳的兰花,春天的景色在江边观赏最为适宜。在天竺峰头那读书的地方,白云长久地陪伴着人,让人感到有些清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周秀才归钱塘的情景。诗中的“美人”或许并非指外貌美丽的人,而可能是以“美人”来形容周秀才的气质或品德。首句写其南去采兰,暗示了他的高雅追求。次句点明春色在江上观赏更佳,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最后两句写天竺峰头的读书处,以及那长存的白云和相伴的清寒,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也可能隐喻着读书人的清苦与坚守。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景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和对周秀才的祝福与期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