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谭鸿胪子羽第同李太史子寔张给事巽卿莫膳部子良赋得秋字

· 谢榛
当樽月欲满,良夜故同游。 宫阙散清雾,星河悬素秋。 病多还授简,客久数登楼。 喜结淮南侣,非关桂树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谭鸿胪子羽:谭姓鸿胪寺官员,字子羽。鸿胪寺,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
  • :府邸。
  • 李太史子寔:李姓太史,字子寔。太史,官名,史官之长。
  • 张给事巽卿:张姓给事中之官,字巽卿。给事中,官名,分掌驳正政令违失之事。
  • 莫膳部子良:莫姓膳部官员,字子良。膳部,官署名,掌陵庙祭祀所用牲豆酒膳之事。

翻译

八月十三的夜晚,在谭鸿胪子羽的府邸里,我和李太史子寔、张给事巽卿、莫膳部子良一同相聚游玩并赋得“秋”字。 酒杯中的月亮将要圆满,美好的夜晚我们故而一同出游。 宫廷殿宇散开清冷的雾气,银河星辰高悬在这清冷的秋日。 我(诗人自己)疾病缠身却还是接过了笔简,客人久居此地多次登上高楼。 欣喜能结交淮南的好友,并不是因为桂树的挽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八月十三夜相聚的情景。首联点明时间和事件,“月欲满”“良夜”营造出美好的氛围。颔联描写宫阙的清雾和星河,展现出秋日夜晚的宁静与高远。颈联中,诗人虽病仍参与活动,客人久居却常登楼,体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尾联表达了对结交好友的喜悦,强调了友情的珍贵,而非外界环境的因素。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夜景和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