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怀十首寄示小儿泽其一
昔我南涧来,遂谋西园居。
萧萧桑柘阴,下有比屋庐。
交枝啭黄鸟,澄波跃文鱼。
花香入户牖,草色连阶除。
衡门闭白日,高咏古人书。
目送远山云,心游天地初。
贫贱固可乐,富贵将焉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涧:指南边的山涧。
- 柘(zhè):一种落叶灌木或乔木,树皮有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皮可以染黄色,木材质坚而致密,是贵重的木料。
- 比屋庐:挨家挨户的房屋。
- 牖(yǒu):窗户。
- 阶除:台阶。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翻译
以前我从南边的山涧而来,于是谋划着在西园居住。 桑柘树的树荫萧萧,下面有挨家挨户的房屋。 树枝交错间黄鸟啼鸣,清澈的水波中鱼儿跳跃。 花儿的香气飘进窗户,青草的颜色连接着台阶。 简陋的门在白天关闭着,高声吟诵古人的书籍。 目光追随着远方的山云,心灵遨游在天地初始之时。 贫贱本来就是可以快乐的,富贵又能怎么样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以及他的心境。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西园景色的描写,如桑柘树的树荫、黄鸟的鸣叫、鱼儿的跳跃、花香草色等,展现出一个宁静、优美的居住环境,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贫贱生活的态度,认为贫贱也有其快乐之处,而对富贵则持一种淡泊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朴素生活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