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石丈招魂歌

尔石之生何太奇,瘗没于万古之幽昧,天荒地老无人知。 譬贤有沦于菰芦者,沉厄灾困而无所之。我始钦石之卓,骇石之诡。 狂怪狂嘻,箕踞其上,若翘足高屋之頫视群儿。既而悼石之不幸生于海外,狐虺翳之,恶草凭之。 日月之所不照,风雨之所剥劙。何尔石之刚方正直,禀天地之劲气,而独不逢其时。 不觉为之嗟咨叹泣而涕洟。嗟石何不居乎治世育乎德门,下为父母所迩,而上为天子所思,乃在此黟谷烟丘幽林绝埼。 其不谄不阿类孤臣,其不怨不乱数孽子。岂曾参伯奇之化其肠兮,而龙逢比干之存其尸。 阊阖之门不可上些,虎豹啄之丧尔颐。穷石之水不可厉些,柔诎尔性懦尔肢。 西母北户不可止些,风饕雪虐断尔肌。孤竹日下不可往些,鸟兽无礼尔心危。 奇肱欢头之状丑狞恶,其形魋魌鲑蠪泆。阳侦于幽,食尔魂气不得治。 不则化尔为不释之冰,若玉荣之坚栗而葳蕤。又不则化尔为员丘之竹,若倚骄之礧砢而离离。 惟其不必如雉之可以为蜃雀之可以为蛤兮,遂我之偃蹇阑跚不得志而相宜。 天生奇物必有偶,石介霜严莸蕲。吾愿与尔不易其叶,不改其枝。 如王屋太行之一在朔之东,一在雍之南,而使冀南汉阴无陇断兮,各有天之一体而为二支。 孰使吾与尔流不得劈形不得分,镵天百尺荒其是非,一似乎苍梧之九嶷。 夫何野水之亡吾庐兮,气如马奔,声如霆击。彷佛乎伍员之怒其君不受规,发愤飞腾威凌万物而自奋于鸱夷。 尔石独肉视鲲鲸,蜓顾虬螭。若有六鳌之首戴于其下,而孤峙乎江之湄。 水兮水兮,尔虽能怀山襄陵,倒八寅而洗之,吹五山而碎之,不能使石骨青苔之秀发为之刊而峭质为堕。 吾又何为乎唁兰吊芷,伤回风惜往日,而自鸣其悲。 尔石之生何太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埋葬。
  • 菰芦:菰和芦苇,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 (è):困苦、灾难。
  • 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 頫视(fǔ shì):同“俯视”。
  • 剥劙(lí):割削。
  • 嗟咨(jiē zī):慨叹。
  • 涕洟(tì yí):眼泪和鼻涕。
  • 黟谷:黑色的山谷。
  • 烟丘:烟雾缭绕的山丘。
  • 绝埼(qí):险峻的岸。
  • (qū):弯曲。
  • 魋魌(tuí qī):怪异、丑陋的样子。
  • 鲑蠪(guī lóng):传说中的一种怪物。
  • (yì):放纵。
  • 葳蕤(wēi ruí):形容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 礧砢(léi luǒ):众多委积貌;高大貌。

翻译

你这块石头的诞生是何等奇异,被埋没在万古的幽暗之中,天荒地老也无人知晓。 好比贤能之人沦落于荒野,深陷困境灾祸而无处可去。我起初钦佩石头的卓越,惊叹石头的奇异。 张狂怪异又嬉笑,两脚张开坐在上面,如同翘脚在高屋之上俯视群童。接着又为石头的不幸而悲哀,它生长在海外,被狐狸毒蛇遮掩,恶草依附着它。 日月的光芒照不到它,风雨对它进行割削。为何你这石头刚正耿直,禀受天地的强劲之气,却偏偏生不逢时。 不禁为它叹息感慨哭泣而流泪涕零。叹息石头为何不处在太平盛世,生长在有德行的人家,下为父母所亲近,上为天子所挂念,却在这黑色山谷、烟雾山丘、幽深树林、险峻岸边。 它不谄媚不阿谀如同孤立的臣子,它不怨恨不混乱如忤逆的子孙。难道是曾参、伯奇的教化改变了它的心肠吗,还是像龙逢、比干那样保存着它的骨气。 天门不能上去啊,会被虎豹啄掉下巴。穷石的水不能渡过啊,会使你的性情软弱肢体弯曲。 西母和北户不能停留啊,狂风暴雪会撕裂你的肌肤。孤竹国太阳下面不能前往啊,鸟兽无礼会让你心中危险。 奇肱、欢头的形状丑陋凶恶,它们的形体怪异恐怖。阳气在幽暗处窥探,吞食你的灵魂使你不得安宁。 不然就把你化为不融化的冰,像玉石般坚硬结实而茂盛。又不然就把你化为员丘的竹子,像骄傲的巨石般高大众多而杂乱。 正因为你不必像雉可以变为蜃,雀可以变为蛤,才与我的困顿艰难不得志相契合。 天生奇异的事物必定有与之相配的,石头如介胄般在严霜中,如莸草和蕲草般不同。我愿与你不改变叶子,不改变枝条。 就像王屋山和太行山,一座在北方的东方,一座在西方的南方,使冀南和汉阴没有断绝的山陇,它们各自是天地的一部分而分为两支。 是谁让我和你流不能分开,形不能分离,开凿百尺高的荒山却分不清是非,就像苍梧的九嶷山一样。 为何野外的水流冲毁了我的房屋啊,气势如奔马,声音如雷霆。仿佛是伍员对他的国君不接受规劝而愤怒,发愤飞腾,威风凌凌万物而自己在皮袋中挣扎。 你这块石头独自傲然面对鲲鲸,轻视虬螭。仿佛有六只大鳌的头在它下面顶着,而它孤独地耸立在江岸边。 水啊水啊,你虽然能够环抱山岭,淹没高地,冲倒八方的山岳并冲洗它们,吹动五座山并击碎它们,却不能使石头上的青苔和它刚硬的质地被磨灭而崩塌。 我又为何要哀悼兰草悼念芷草,感伤回风痛惜往日,而自己发出悲叹呢。 你这块石头的诞生是何等奇异。

赏析

这首诗以石头的命运为喻,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诗中先描述石头的奇异和被埋没的命运,表达了对其不幸的同情。接着通过对比,将石头的刚正耿直与现实中的困境相对照,反映了作者对世道不公的不满。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如天门、穷石之水、西母北户等,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艺术感染力。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石头坚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借石头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深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