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子厚

· 谢榛
思君逸兴感衰残,几欲登临学谢安。 倚杖青山愁里赋,当樽黄菊病馀看。 清辉自可藏珠玉,文彩谁应惜孔鸾。 皎月一天人两地,茫茫秋色不胜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逸兴(yì xìng):超逸豪放的意兴。
  • 衰残:衰弱残败。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 谢安: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东山,后出仕。这里借指隐士。
  • (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
  • 清辉:清光,多指日月的光辉。
  • 珠玉:这里比喻美好的诗文。
  • 文彩:艳丽而错杂的色彩;华美的纺织品或衣服。这里指文学才华。
  • 孔鸾:孔雀和鸾鸟,比喻高贵的人或美好的事物。

翻译

思念着你,我那超逸豪放的意兴也被衰弱的身体所影响,几次想要像谢安那样去登山临水游览一番。我倚着拐杖,在满是忧愁的心境下写就青山之赋,在病后残余的时光里看着樽前的黄菊。那清朗的光辉自然可以隐藏起如珠玉般美好的诗文,谁又应该吝惜自己的文学才华呢?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天地,你我却身处两地,这茫茫的秋色让人感到无尽的寒冷。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和感慨。诗的首联通过“思君逸兴感衰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自己身体不佳的状况,“几欲登临学谢安”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和闲适生活的向往。颔联“倚杖青山愁里赋,当樽黄菊病馀看”,描绘了诗人在忧愁中写作、病后赏菊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独和苦闷。颈联“清辉自可藏珠玉,文彩谁应惜孔鸾”,强调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同时也暗示了希望得到认可的愿望。尾联“皎月一天人两地,茫茫秋色不胜寒”,以明月照耀下的两地相隔,以及茫茫秋色中的寒冷,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和孤独之感。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