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灵宝废观道士叶宗善贽县官

· 蓝仁
大理曾悬一黍珠,六丁收拾入蓬壶。 闾阎共记神仙境,官府堪徵郡邑图。 梵气何时重结构,故基此日尚虚无。 甘棠数亩春阴近,借与西坡辟榖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理:中国古代掌刑法的官署。这里可能指某种道理、法则。
  • 黍珠:像黍粒一样的珠子,一种比喻。
  • 六丁:道教认为是天帝所役使的阴神。
  • 蓬壶: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 闾阎(lǘ yán):泛指平民百姓居住的地方。
  • 梵气:佛教中的清净之气。
  • 甘棠:木名,即棠梨。
  • 辟榖(bì gǔ):“辟”同“避”,“榖”同“谷”,不吃五谷,方士道家当做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
  • (qú):瘦。

翻译

大理寺曾高悬着一颗像黍粒一样的珠子,被六丁神收拾起来放入了蓬壶仙山。平民百姓共同记得这里曾是神仙之境,官府也能够依据此地征收郡邑的地图。佛教的清净之气不知何时能重新构建这里的建筑,旧日的根基在今日仍然空无。几亩甘棠树带来了春日的阴翳,借与西坡让那清瘦的修道之人辟谷修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是神仙之境的地方,如今却已荒废的景象。诗中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描述,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首联以神秘的传说开篇,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颔联则从百姓和官府的角度,强调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和曾经的辉煌。颈联表达了对这里重新恢复繁荣的期待,但又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尾联以甘棠树的春阴为背景,借与西坡的辟谷癯士,给这个荒废的地方增添了一丝宁静与超脱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悠远,语言古朴,富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