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仁氏有斑竹杖藏之数年矣文彩烨然坚劲可爱近以赠仲温葛先生葛公得之甚喜登山临水之兴浩然不可遏也过余求诗为赋二律

· 蓝仁
数尺长筇拄过眉,云痕雨点洒淋漓。 托根霜雪生吴会,借力风雷起葛陂。 石径携归花满地,溪桥閒倚月明时。 野人素有游山癖,欲问仙翁借一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会:秦汉会稽郡治在吴县,郡县连称为吴会,今江苏苏州。(“会”读音:kuài)
  • 葛陂:古代的一个地名,在今河南新蔡县北。
  • (qióng):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可以做手杖。
  • 野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指未开化的人,多用作谦称。

翻译

几尺长的斑竹杖高过眉毛,云痕雨点洒落在上面显得淋漓尽致。 它在吴地的霜雪中扎根生长,借助风雷的力量从葛陂兴起。 石径上带着它归来时鲜花满地,在溪桥边悠闲地倚着它时明月正高照。 我这个未开化的人向来有游山的癖好,想要向仙翁借这斑竹杖一枝。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吴子仁氏的斑竹杖展开,描绘了斑竹杖的美丽外观和神奇来历,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陪伴。诗中用“云痕雨点洒淋漓”形象地表现出斑竹杖的独特纹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托根霜雪生吴会,借力风雷起葛陂”则赋予了斑竹杖一种神秘的色彩,增加了它的传奇性。后两句通过描述携带斑竹杖归来时的情景以及自己对游山的热爱,表达了对斑竹杖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斑竹杖与自然、与诗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