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牛牧子

· 蓝智
闻向清溪隐太和,幔亭仙掌翠嵯峨。 君臣药就黄芽熟,道德书成紫气多。 屡许秋风分枸杞,长怀明月共渔歌。 归来检点青囊秘,瑶草春深满涧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牧子:指牛牧子,作者的朋友
  • 太和:天地间冲和之气,平和的境界
  • 幔亭:用幔布围成的亭子,传说是仙人宴请武夷山乡民的地方
  • 仙掌:仙人掌,这里可能是形容山峰形状
  • 嵯峨(cuó é):山势高峻
  • 黄芽:道家炼丹术语,这里可能借指修炼的成果
  • 紫气:古代认为紫气是祥瑞之气,也与道家修炼有关
  • 青囊:古代医家存放医术秘籍的袋子,这里指医书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

翻译

听闻你在清澈的溪流边隐居,那里平和宁静,幔亭所在之地,仙掌般的山峰翠色高峻。 君与臣(或许指自身与友人)所炼的丹药就如同黄芽般成熟,书写的道德之书使得祥瑞的紫气增多。 多次允许秋风来分送枸杞,长久怀抱明月一起唱着渔歌。 归来后检查整理医书的秘密,春天深深,瑶草布满了山涧的角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牛牧子的,描绘了牛牧子隐居之地的美好景致以及他的修道生活。诗中用“幔亭仙掌翠嵯峨”这样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隐居地的神秘与美丽,“君臣药就黄芽熟,道德书成紫气多”则体现了牛牧子在修道和著书方面的成就,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道家思想的一些理解和追求。“屡许秋风分枸杞,长怀明月共渔歌”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而最后“归来检点青囊秘,瑶草春深满涧阿”则以充满生机的画面结尾,给人以美好的遐想。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其隐居生活的向往。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