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茅山道士张伯雨诗卷

· 蓝智
江东道士张伯雨,灵书曾授大茅君。 瑶台鹤梦三清露,玉洞龙文五色云。 碧落空歌来幻眇,黄庭梵气结絪缊。 武夷别有宾云奏,不共清猿月下闻。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伯雨:张雨的字。(:bó) 大茅君: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被道教奉为茅仙。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三清露:道教所称三清(玉清、上清、太清)境界的甘露,象征着仙境的灵液。 玉洞:指神仙居住的洞府。 龙文:这里指如龙形般的文字,寓意神秘而神圣的文字。 五色云:象征祥瑞的彩云。 碧落:天空。 幻眇:虚幻缥缈。 黄庭:道教经典《黄庭经》,这里泛指道教的修炼经典。 梵气:佛教中所谓的清净之气,这里可能指与道教修炼相关的一种神秘气息。 絪缊:指天地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也形容烟气弥漫。(:yīn :yūn) 武夷:著名的道教圣地。 宾云奏:美妙的仙乐演奏。

翻译

江东有个道士叫张伯雨,他曾得到大茅君传授的灵书。 在神仙居住的瑶台,他梦见了三清的甘露,在玉洞之中,有神龙般文字的五色祥云。 从天空中传来虚幻缥缈的歌声,黄庭中的梵气相互交织,烟雾弥漫。 武夷山上另有美妙的仙乐奏响,不像清猿的啼叫只能在月下听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茅山道士张伯雨的神秘和超凡脱俗。诗的开头介绍了张伯雨的身份以及他所受的传授,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接下来,通过对瑶台、玉洞等仙境的描绘,以及三清露、五色云等神秘元素的运用,展现出一个充满奇幻和神圣的世界。诗中还提到了碧落的歌声和黄庭的梵气,进一步烘托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最后,提到武夷山上的宾云奏,与清猿的月下啼叫形成对比,突出了仙境之乐与凡世之音的不同。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将道教的神秘与仙境的美妙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对张伯雨的道士形象和他所代表的道教世界充满了向往。

蓝智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明之,一作性之。蓝仁弟。元末与兄往武夷师从杜本,绝意科举,一心为诗。明洪武十年以荐授广西按察司佥事,以清廉仁惠著称。其诗清新婉约,与兄齐名。有《蓝涧集》。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