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麓池临江通府

不侍巾函叶几凋,音书疏断水迢迢。 百年夏日多离别,三叠秋风空寂寥。 细柳湾中怜泽丽,寒梅岭外苦天遥。 逢人若问三城迹,薇蕨春肥暂侣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麓池(lù chí):人名,即何麓池。
  • 巾函:这里指书信。
  • 叶几凋:叶子几乎凋零,暗示时光流逝。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遥远。
  • 三叠秋风:多次秋风吹过,形容时间的推移和离别的频繁。
  • 细柳湾:地名。
  • 泽丽:这里指风景秀丽。
  • 寒梅岭:地名。
  • 三城:可能指的是某些地方或城池。
  • 薇蕨(wēi jué):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翻译

没有等到书信,叶子几乎都要凋零了,音信稀少,路途遥远又隔着滔滔江水。漫长的夏日里多是离别之景,多次秋风吹过,徒留一片寂寥。在细柳湾中怜惜那秀丽的景色,寒梅岭外,只觉路途遥远,天高地远,心中愁苦。若遇到人问起三城的遗迹,只能说在这春天薇蕨长得肥美之时,暂且与樵夫为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离别的感慨。诗中通过“叶几凋”“音书疏断”“水迢迢”等词语,描绘出了时光的流逝和路途的遥远,从而烘托出离别后的思念之苦。“百年夏日多离别,三叠秋风空寂寥”则强调了离别之频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孤独。“细柳湾中怜泽丽,寒梅岭外苦天遥”通过对不同地方景色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愁苦的情感。最后,诗人以“薇蕨春肥暂侣樵”结尾,表达了自己在这种境遇下的一种无奈和超脱。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霍与瑕

明广东南海人,字勉衷。霍韬子。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慈溪知县。以严嵩党羽鄢懋卿巡盐行部,不为礼,被劾罢。后起知鄞县,官终广西佥事。 ► 7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