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 促席:坐席互相靠近。促(cù)
- 搴芳:采摘花草。搴(qiān)
- 除:台阶。
- 安石野:指谢安在山野间的闲适生活,这里借指高雅的聚会和闲适的交谈。
- 子云庐:扬雄的居所,此处借指文人的书斋或住所。
翻译
大家围坐在一起,酒杯随手可拿,采摘来的鲜花映照着台阶。我们像谢安那样在山野间闲适地交谈着棋局,像扬雄那样在书斋中探讨着文字。景物在寒冷中变换着,岁月的光影照进双鬓,让人感到年华的流逝,发丝也渐渐稀疏。还是怜悯那魏国的公子,他的情谊都倾注在前鱼上。(注:“魏公子”和“前鱼”的典故,据《战国策·魏策》记载,战国时魏国有个叫侯嬴的隐士,是位贤才。信陵君知道后,亲自驾车去邀请他。侯嬴故意让信陵君带着他在市场上拜访朋友,信陵君不仅毫无愠色,而且更加恭敬。到了信陵君家,侯嬴被奉为上宾,并被委以重任。侯嬴为信陵君出谋划策,窃符救赵,成就了信陵君的威名。信陵君在大摆酒宴、款待宾客时,亲自执辔迎接侯嬴,并在宴会上为侯嬴祝寿,还特地把侯嬴的上坐让给另一位隐士朱亥。酒宴上,信陵君站起来,走到侯嬴面前,捧起一杯酒,向他祝福,侯嬴接过酒,一饮而尽,然后对信陵君说:“我本是看门的小吏,承蒙公子厚爱,不以我为卑鄙,亲自驾车迎接我。我故意在市场上逗留,想借此观察公子的为人,公子果然待人谦恭,毫无骄色。人们都认为我是小人,以得到公子的厚待为荣幸,而不知公子这样做是为了求得贤士,期望能为国效力。如今我已经为公子考虑好了一个计谋:魏国有个叫如姬的妃子,很得魏王的宠爱。她的父亲被人杀害,她悲愤欲绝,发誓要报杀父之仇。她知道公子的为人,曾托人向公子求助。公子派人找到了那个凶手,为如姬报了仇。如姬感激公子的大恩,愿意为公子效命。现在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危急,向魏国求救。魏王害怕秦国,不敢出兵。公子可以请求如姬从魏王的卧室里偷出虎符,然后凭借虎符夺取晋鄙的兵权,率领军队去解救赵国。这样,既可解赵国之围,又可树立公子的威名。”信陵君听了,欣然同意。他按照侯嬴的计谋,果然偷出了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兵权,率领军队打败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事后,信陵君知道,这一切都是侯嬴为他谋划的。他感激侯嬴的帮助,亲自到侯嬴的住所去致谢。可是,侯嬴却对他说:“我本是一个看守城门的小吏,承蒙公子厚爱,让我有机会为公子效力。如今我的使命已经完成,我应该为公子去死了。”说完,侯嬴就刎颈自杀了。信陵君十分悲痛,他把侯嬴厚葬在大梁城的郊外,并把侯嬴视为自己的恩人。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前鱼”来比喻受到恩遇的人,用“竭情”来表示竭尽全力地报答恩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后在元祯叔宅中的聚会情景。诗中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写,如促席而坐、采摘花草、谈论棋局与文字等,展现出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和高雅情趣。同时,诗中也提到了景物的变化和时光的流逝,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感慨。最后,诗人用“魏公子”和“前鱼”的典故,表达了对情谊和感恩的重视。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既体现了文人的生活情趣,又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