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月夜

渺渺长江水接天,帝京西望转凄然。 金戈铁马无宁土,锦缆牙樯有战船。 离乱烽烟丛此日,风流箫鼓换当年。 谁堪旧日长安月,多照平沙白骨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渺:形容水天相接,辽阔无边的样子。
  • 金戈铁马:指战争和战乱。
  • 锦缆牙樯:形容战船装饰华丽。
  • 离乱:指战乱。
  • 风流箫鼓:指往日的繁华和娱乐。
  • 换当年:与过去相比已经改变。
  • 旧日长安月:指过去的和平时期。
  • 平沙白骨:指战乱后的荒凉景象。

翻译

长江水与天空相连,辽阔无边,我向西望向帝都,心中感到凄凉。 战乱不息,没有安宁的土地,华丽的战船上装饰着金色的缆绳和象牙的桅杆。 战乱的烽烟弥漫在今天,往日的繁华和娱乐已经改变。 谁能忍受过去的长安月光,如今却多照耀着荒凉的沙地和白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的凄凉景象,通过对长江、帝都、战船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诗中“渺渺长江水接天”一句,以壮阔的景象开篇,却转而抒发对战乱的悲愤。后文通过对“金戈铁马”、“锦缆牙樯”等战争象征的描写,以及对“旧日长安月”与“平沙白骨”对比的感慨,深刻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控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沉痛,反映了诗人对时代悲剧的深刻感受。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