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若赤祁翁七十一

嘉君甲第寿星明,海内人推齿德馨。 九十荆枝同曳杖,百年椿树旧趋庭。 齐眉萱草连根秀,入室芝兰聚德星。 天爵既修人爵至,明庭应见下弓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祁翁:对年长者的尊称。
  • 甲第:指高贵的住宅,这里指赤祁翁的家。
  • 寿星:指长寿的人。
  • 齿德馨:指年高德重,受人尊敬。
  • 荆枝:比喻兄弟。
  • 曳杖:拄着拐杖,形容年老。
  • 椿树:比喻父亲。
  • 趋庭:指在父亲面前行走,表示尊敬。
  • 齐眉:形容夫妻相敬如宾。
  • 萱草:忘忧草,比喻母亲。
  • 芝兰:比喻优秀子弟。
  • 德星:比喻有德行的人。
  • 天爵:指天赐的爵位,即高尚的品德。
  • 人爵:指人间的官职。
  • 明庭:指朝廷。
  • 弓旌:古代征召士大夫的信物,这里指朝廷的征召。

翻译

赤祁翁的府邸光辉灿烂,他的长寿和德行在海内受到人们的推崇。 九十岁的兄弟们拄着拐杖,百年老椿树下,他曾恭敬地在父亲面前行走。 夫妻相敬如宾,连根的萱草也显得格外秀丽,家中优秀的子弟聚集,如同德星降临。 高尚的品德既已修成,人间的官职自然随之而来,朝廷应该很快就会发出征召的信物。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赤祁翁的高寿与德行,通过描绘其家庭和睦、子孙贤能的景象,展现了其家族的兴旺和个人的尊荣。诗中运用了多种比喻和象征,如“荆枝”、“椿树”、“萱草”、“芝兰”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家族和睦、德行传承的美好画面。结尾的“天爵既修人爵至”表达了作者对赤祁翁高尚品德的肯定,以及对其未来官职的预祝,体现了对长者的敬重和对家族荣耀的期许。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