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琼敷堂主人论诗

雅乐久不振,举世淫其声。 繁弦与急响,嘈杂难为听。 之子青莲后,山水寄幽情。 为我鼓瑶琴,指下清泠泠。 一曲犹未终,风泉满座生。 问君何能尔,近得师连成。 吾闻声音道,可以通神明。 靡曼不足耻,所贵在和平。 愿君终秘惜,勿为俗耳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雅乐:古代用于朝廷宴飨、朝会等正式场合的音乐,代表正统、高雅的音乐。
  • :过度,这里指泛滥、滥用。
  • 繁弦:指弦乐器上弦多,音乐复杂。
  • 急响:急促的音响。
  • 嘈杂:声音杂乱,吵闹。
  • 之子:这个人,指琼敷堂主人。
  • 青莲:莲花的一种,常用来比喻高洁的人。
  • 幽情:深沉的情感。
  • 瑶琴:古代一种美玉制成的琴,泛指精美的琴。
  • 清泠泠: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风泉:风声和泉水声,这里形容音乐带来的清新感受。
  • 靡曼:柔弱无力,这里指音乐的柔弱无力。
  • 和平:平和,和谐。

翻译

高雅的音乐已经很久没有振兴,整个世界都在滥用那些泛滥的声响。复杂的弦乐和急促的音响,嘈杂得难以入耳。这位琼敷堂的主人,如同青莲一般高洁,寄托着对山水深沉的情感。请为我弹奏一曲瑶琴,指尖流淌出清脆悦耳的旋律。一曲还未结束,风声和泉水声便充满了整个座席。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原来你最近得到了连成大师的指导。我听说音乐之道,可以通达神明。柔弱无力的音乐并不值得羞耻,真正珍贵的是那种平和和谐。愿你始终珍藏这份技艺,不要让世俗的耳朵再次玷污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音乐界普遍追求繁复、急促、嘈杂音乐风格的不满,以及对高雅、清新、和谐音乐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琼敷堂主人弹奏瑶琴的描写,展现了音乐带来的清新与宁静,以及音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诗人希望这种高雅的音乐能够得到保护和传承,不被世俗所侵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崇高追求。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