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马上纵目山川怆然追念余祖九龄公至宋世杰公皆孤忠表表凛然万古

处处汹汹苦战征,炎方烽火几时平。 雨声遍洒孤臣泪,风景空怜异代情。 国破匈奴千古恨,心悬明主一身轻。 唐朝宋室家声在,肯使吾曹落后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臣:指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
  • 炎方:泛指南方炎热地区。“炎”,yán。

翻译

处处都是激烈苦战征伐的景象,这南方的烽火什么时候才能平息。雨水遍洒犹如孤臣的泪水,这景象徒然让人怜惜异代的情怀。国家被匈奴侵扰有千古的遗恨,心里只挂念着贤明的君主而把自身看轻。唐朝和宋代的家族声誉还在,怎能让我们这些人落在后面背负不好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先辈的追念以及自己的志向。诗中通过描绘战火遍地、雨水如泪等景象,营造出一种悲怆的氛围。诗人以孤臣自比,显示出其忠诚和无奈。“国破匈奴千古恨”表达了对国家遭难的遗憾与悲愤,而“心悬明主一身轻”则体现其对君主的忠诚和忘我之精神。最后强调要继承唐宋家族的声誉,不甘落后,展现了诗人的抱负与使命感。整首诗感情深沉,意境悲壮。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