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余为诸生时痛哭当事素餐者若而人通籍后转痛当事误国者若而人甚于若而人也吁祖宗三百年大器遂使獐头鼠目辈一朝堕甑良可痛也良可哭也

朦胧推毂委耑征,无限伤心叹我明。 大老高谋惟避地,将军妙策祇行成。 轻弓短箭来胡马,弃甲投戈走汉兵。 谁使至尊虚拊髀,坐令谈笑失周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我。
  • 诸生:指在学的学生。
  • 痛哭:深切地悲伤和哀悼。
  • 当事:当时的执政者或官员。
  • 素餐者:指无所作为,白吃俸禄的人。
  • 通籍:指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
  • 误国者:指那些因失职或错误决策而危害国家的人。
  • :叹词,表示悲叹。
  • 祖宗三百年大器:指明朝三百年的基业。
  • 獐头鼠目:形容人的相貌丑陋,也比喻人的行为卑劣。
  • 堕甑:比喻重大的失败或损失。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 推毂:比喻推荐人才。
  • 委耑征:委任征召。
  • 大老:指有威望的老臣。
  • 高谋:高明的策略。
  • 避地:逃避现实。
  • :仅仅。
  • 行成:达成某种协议或妥协。
  • 胡马:指外族的军队。
  • 弃甲投戈:形容军队溃败,士兵丢弃武器逃跑。
  • 至尊:指皇帝。
  • 虚拊髀:空自叹息。
  • 坐令:因此使得。
  • 谈笑失周京:在谈笑间失去了国家的中心。

翻译

回忆起我还是学生时,深切地悲伤和哀悼那些无所作为的官员。成为官员后,我更加痛心那些因失职或错误决策而危害国家的人,他们的危害甚至超过了那些无所作为的官员。唉,明朝三百年的基业,就这样被那些相貌丑陋、行为卑劣的人一朝之间摧毁,实在是令人痛心,令人悲叹。

模糊不清地推荐人才,委任征召,我无限伤心地感叹明朝的命运。有威望的老臣只知逃避现实,将军的妙策仅仅是达成妥协。轻弓短箭的外族军队到来,汉兵丢弃武器逃跑。是谁让皇帝空自叹息,因此在谈笑间失去了国家的中心。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反映了作者对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军事失策的痛心疾首。通过对比自己学生时代和成为官员后的所见所感,作者表达了对那些无所作为和误国之人的强烈不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獐头鼠目”、“堕甑”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整首诗情感沉痛,语言犀利,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