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过诃林寺净隐禅房

地僻玄冬昼掩扃,山僧长诵法华经。 碑传晋代苔空没,界入弥天草自灵。 幡影近从孤塔动,钟声还就上方听。 乘酣共倚菩提树,岁久霜残尚带青。
拼音

所属合集

#十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冬:指冬季。
  • (jiōng):门闩,这里指关闭的门。
  • 法华经:佛教经典之一,全称《妙法莲华经》。
  • 弥天:满天,形容极大。
  • 幡影:指悬挂在寺庙中的幡旗的影子。
  • 上方:指高处,这里指寺庙的高处。
  • 菩提树:佛教中象征觉悟的树,传说中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悟道。

翻译

在偏僻的冬日,白天大门紧闭,山中的僧人长久地诵读着《法华经》。 晋代的碑文已被苔藓覆盖,而广阔的天空下,草木依旧充满灵性。 幡旗的影子在孤塔旁轻轻摇动,钟声则在寺庙的高处回响。 趁着酒意,我们一同倚靠在菩提树下,岁月的霜雪已过,它依旧带着青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诗人访问诃林寺净隐禅房的所见所感。诗中,“地僻玄冬昼掩扃”一句,即刻勾勒出寺庙的幽静与冬日的宁静。接着,通过“山僧长诵法华经”和“碑传晋代苔空没”等句,展现了寺庙的古老与僧人的虔诚。后联以“幡影近从孤塔动,钟声还就上方听”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庄严,而结尾的“乘酣共倚菩提树,岁久霜残尚带青”则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

梁绍曾

梁绍曾,顺德人。储曾孙。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一五四九)举人。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四。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