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中怀友二首李讷

· 张羽
风骨多儒相,为师不惮贫。 买书高着价,避酒屡辞巡。 经学传门弟,缌衣葬里人。 怀君桑梓旧,宁比异乡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骨:指人的品格和气质。
  • 儒相:指有儒者风范的相貌或人。
  • 为师:指担任教师。
  • 不惮贫:不怕贫穷。
  • 买书高着价:愿意高价购买书籍。
  • 避酒:避免饮酒。
  • 辞巡:辞谢酒席上的劝酒。
  • 经学:指儒家经典的研究。
  • 传门弟:传授给门下的弟子。
  • 缌衣:粗麻布制成的丧服。
  • 葬里人:埋葬同乡的人。
  •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这里指家乡。
  • 宁比:难道比得上。
  • 异乡亲:不同乡的亲人。

翻译

他的风度和气质像儒者一样,作为老师,他不怕贫穷。他愿意高价购买书籍,经常避免饮酒并辞谢酒席上的劝酒。他传授经学给门下的弟子,穿着粗麻布的丧服埋葬同乡的人。怀念你,我的老乡,你难道比不上那些不同乡的亲人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儒雅教师的深情怀念。诗中,“风骨多儒相”一句即勾勒出这位教师的高尚品格和儒者风范。随后的诗句描绘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对酒的节制以及对学生的教导和对同乡的深情,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精神。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这位教师的深厚情感,将其与异乡亲相比较,强调了他在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教师日常行为的描写,传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