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诗十八首捧檄偶然作

驱车入郭门,故人门挂席。 客子流离来,执手长叹息。 虞卿屩欲穿,侯生头尽白。 乐与朱家游,讳言赵邸客。 大损卖文钱,估酒日盈百。 任侠今寂寥,此有郑庄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郭门:城门。
  • 挂席:指悬挂的席子,这里比喻门户。
  • 客子:指旅居他乡的人。
  • 流离:指流浪、漂泊。
  • 虞卿:战国时期赵国名士,这里可能指代诗人自己,比喻自己处境艰难。
  • (juē):草鞋。
  • 侯生:指战国时期的侯嬴,这里可能比喻诗人自己,表示年老。
  • 朱家:指汉代朱买臣,以卖文为生,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 赵邸:赵国的官邸,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故乡或旧居。
  • 卖文钱:指以卖文为生的收入。
  • 估酒:指卖酒。
  • 日盈百:每天收入达到一百。
  • 任侠:指行侠仗义的行为。
  • 郑庄驿:古代的一个驿站,这里可能指代诗人的落脚点。

翻译

我驱车进入城门,看到故人的家门悬挂着席子。作为流浪的旅人,我来到这里,与故人握手长叹。我像虞卿一样,草鞋都快穿破了,又像侯生一样,头发都白了。我乐于与朱家那样的人交往,却避讳谈论赵邸的客人。我卖文为生,收入大减,只能靠卖酒维持生计,每天收入勉强达到一百。现在行侠仗义的人已经很少了,而我在这里,就像是郑庄驿的旅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张元凯在流浪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通过对比虞卿、侯生等历史人物的境遇,反映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同时,诗人以朱家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贫穷但仍保持高尚情操的态度。最后,诗人感叹任侠之风的衰落,自己如同郑庄驿的旅人,孤独无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透露出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