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槎(chá):古代传说中能航行于星河的船只,比喻远行或远大的志向。
- 冠裳:指官服,这里象征着官职或身份。
- 涕泪:眼泪。
- 重瞳: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瞳孔,这里可能指深邃或重要的目光。
- 禹余:指禹的遗迹,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 离黍:离别的悲伤。
- 越绝:超越常人。
- 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比喻漂泊无定。
-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有羽毛表示紧急。
- 檀弓:古代的一种弓,这里可能指重要的书籍或知识。
- 鹃啼:杜鹃的啼叫,常用来象征哀伤或思乡。
- 江花:江边的花朵。
- 烂漫:色彩鲜艳,盛开的样子。
翻译
曾经乘着星槎航行到东海之东,身着官服,眼中含泪,捧着深邃的目光。 禹的遗迹所在之地,风物已成离别的悲伤,超越常人的功名如同随风旋转的蓬草。 早年频繁书写的只是紧急的军事文书,经年累月徒劳地读着重要的书籍。 没有家,更何况杜鹃的啼叫急促,心碎于江边花朵那绚烂的红色。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远行、官职、功名和家国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星槎”、“冠裳”、“重瞳”等,展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和深沉情感。同时,通过“禹余风物成离黍”和“越绝功名类转蓬”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功名无常和家国变迁的深刻认识。最后,以“鹃啼急”和“江花烂漫红”作结,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煌言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为人刚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报国济民。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失守,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后奉鲁王,联络十三家农民军,并与郑成功配合,亲率部队连下安徽二十余城,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
清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永历帝、监国鲁王、郑成功等人相继死去,张煌言见大势已去,于南田的悬嶴岛解散义军,隐居不出。是年被俘,后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充分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滃州行》、《闽南行》、《岛居八首》、《冬怀八首》等诗抒情言志,表现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尤其是《甲辰八月辞故里》二首及《放歌》、《绝命诗》,写于就义之前,饱含血泪,是传世之作。亦能文,较著名的有《北征录》、《上延平王书》、《奇零草序》等。今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