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总军自闽海归慰之

十年多难一身存,揽尽貂裘夜不温。 带索尚堪吟楚泽,挟符那许过夷门。 音书北阙更新主,涕泪南冠感旧恩。 结发匈奴成白首,至今勋业镜中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揽尽貂裘夜不温:揽尽,指拥有许多貂裘(贵重的皮衣),但仍然感觉夜晚不温暖。
  • 带索尚堪吟楚泽:带索,指系着绳索,比喻束缚;吟楚泽,指在楚地的沼泽中吟诗,表达虽然受限但仍能保持诗意。
  • 挟符那许过夷门:挟符,指持有符节(古代官员的凭证);那许,怎么可能;过夷门,指通过夷门(古代地名,比喻边远之地),表示即使有官方身份也难以通行。
  • 音书北阙更新主:音书,指消息;北阙,指朝廷;更新主,指新君即位。
  • 涕泪南冠感旧恩:涕泪,指眼泪;南冠,指南方的帽子,代指南方的家乡;感旧恩,感慨过去的恩情。
  • 结发匈奴成白首:结发,指成年;匈奴,古代北方民族;成白首,指头发变白,比喻年老。
  • 至今勋业镜中论:勋业,指功绩;镜中论,指在镜中自我反省,评价自己的功绩。

翻译

历经十年的艰难困苦,我依然存活,拥有许多貂裘却仍感夜寒。 虽被束缚,我仍能在楚地的沼泽中吟诗,即使持有符节,也难以通过边远的夷门。 朝廷传来新君即位的消息,我感慨涕泪,怀念旧日的恩情。 从成年到白发,我与匈奴为敌,至今在镜中自我反省,评价自己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历经艰难岁月后的感慨与自省。诗中,“揽尽貂裘夜不温”一句,既显示了作者的物质富裕,又暗含了内心的孤寂与寒冷。通过“带索尚堪吟楚泽”和“挟符那许过夷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虽受束缚但仍保持诗意,同时揭示了即使有官方身份也难以摆脱困境的无奈。最后两句“结发匈奴成白首,至今勋业镜中论”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体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和对自身功绩的自我评价。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