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同诸谋士夜谈

戍鼓风高杀气浮,横天太白几时休。 犯疆厌见狼头虏,奇相难逢燕颔侯。 祇为纲常争万世,宁徼竹帛记千秋。 何当铁骑犁庭日,重见燕然片石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戍鼓:守卫边疆时敲击的鼓声。
  • 太白:金星,古代认为是战争的象征。
  • 犯疆:侵犯边疆。
  • 狼头虏:指凶恶的敌人。
  • 奇相:非凡的相貌或才能。
  • 燕颔侯:指有才能的将领。
  • 纲常:指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秩序。
  • 宁徼:宁愿。
  • 竹帛: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和丝绸,代指历史记载。
  • 犁庭:比喻彻底摧毁敌人的根据地。
  • 燕然:山名,古代战争胜利后常在此刻石记功。

翻译

边疆的鼓声在风中高昂,战争的气息弥漫,天空中金星闪烁,不知何时才能停止。 我厌倦了见到那些凶恶的敌人侵犯我们的疆土,也难以遇到有非凡才能的将领。 我只为了维护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秩序,争取万世的安宁,宁愿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千秋的记载。 何时才能看到我们的铁骑彻底摧毁敌人的根据地,重现在燕然山上刻石记功的辉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紧张气氛和战士的坚定意志。通过“戍鼓风高”和“横天太白”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战争的紧迫感。诗中“只为纲常争万世,宁徼竹帛记千秋”表达了诗人对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坚定信念,以及对历史留名的渴望。结尾的“何当铁骑犁庭日,重见燕然片石留”则是对未来胜利的憧憬,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胜利的期待。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