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我明所用不得人致有今日之祸

防边岁岁事耑征,不见颠连九庙惊。 古堞有城荒白下,斜阳无语老燕京。 单于夜啸巡屯马,上将坛空宿卫兵。 惆怅行吟秋月白,不知今夕为何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耑征(zhuān zhēng):专门征召。
  • 颠连:困顿不堪。
  • 九庙:指帝王祭祀祖先的庙宇,这里代指国家。
  • 古堞:古老的城墙。
  • 白下:南京的别称。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这里泛指外族首领。
  • 上将:高级将领。
  • 坛空:指将领不在其位,无人指挥。
  • 宿卫兵:守卫宫禁的士兵。
  • 惆怅:伤感,失意。
  • 行吟:边走边吟咏。

翻译

每年都要专门征召士兵去防守边疆,却不见国家因困顿不堪而震惊。 古老的城墙荒废在南京,斜阳默默无语,老去的是燕京的繁华。 外族首领在夜晚呼啸,巡视着驻扎的马队,高级将领的坛位空无一人,守卫的士兵无所事事。 我伤感地边走边吟咏,秋月皎洁,不知今夜是什么日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明朝用兵不当导致国家危机的深切忧虑和悲痛。诗中通过描绘边防岁岁征兵却未能有效防御外敌,以及古都荒废、将领失职的景象,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时局的无奈。诗末的“惆怅行吟秋月白,不知今夕为何明”更是以秋月之白,映衬出内心的迷茫与不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

张家玉

明广东东莞人,字元子。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京师时被执,劝自成收人望。自成败,南归。隆武帝授翰林侍讲,监郑彩军。隆武帝败,回东莞。永历元年,举乡兵攻克东莞城,旋失。永历帝任之为兵部尚书。又结连草泽豪士,集兵数千,转战归善、博罗等地,旋为清重兵所围,力尽投水死。永历帝谥文烈。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