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四山诗玄墓山

攀跻匪巉峭,佳胜兹岩具。 偶偕良朋来,不负探奇趣。 秋迟冥鸿归,云向潜虬护。 朗月升高天,深林曷知暮。 五湖浩无际,千峰俨欲赴。 渐辨涧底星,遽失峦间雾。 波流缟练长,光动金银互。 缥缈生虚无,楼台已改故。 恍观大海潮,雪浪排空骛。 何必三神山,仙人始回顾。 遗世鲜与徒,孤踪应有遇。 旷哉古今心,莫以荣名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攀跻(pān jī):攀登。
  • :不是。
  • 巉峭(chán qiào):险峻。
  • 良朋:好朋友。
  • 冥鸿:高飞的鸿雁。
  • 潜虬(qiú):潜藏的龙。
  • 曷知:怎么知道。
  • 俨欲赴:好像要奔赴。
  • 遽失:突然消失。
  • 缟练(gǎo liàn):白色的丝带。
  • 金银互:金银交错。
  • 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虚无:空虚。
  • 恍观:恍惚看到。
  • (wù):奔驰。
  • 三神山:传说中的仙山。
  • 鲜与徒:很少有人陪伴。
  • 旷哉:广阔啊。
  • 荣名:荣誉和名声。

翻译

攀登这山并不险峻,这里有着美丽的景色。偶然与好友一起来到这里,没有辜负探寻奇景的兴趣。秋天迟来的鸿雁归去,云彩似乎在保护潜藏的龙。明亮的月亮升上高天,深林中怎么知道已是傍晚。五湖浩瀚无边,千峰好像要奔赴而来。渐渐能辨认出涧底的星星,突然间山间的雾气消失了。波流像长长的白色丝带,光芒闪动,金银交错。虚无缥缈中,楼台已改变了旧貌。恍惚间看到大海的潮水,雪白的浪花在空中奔驰。何必寻找传说中的三神山,仙人才会回头看。遗世独立,很少有人陪伴,孤独的踪迹应该会有所遇。广阔的古今心灵,不要被荣誉和名声所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元凯与好友在中秋时节攀登玄墓山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朗月升高天,深林曷知暮”等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时间的超然态度。结尾处“旷哉古今心,莫以荣名误”则透露出诗人对名利的不屑,强调了心灵的自由和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