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十首渔父
公孙牧豕时,种种已华颠。
伟身著短衣,昂首持长鞭。
涂附困泥中,白蹢涉菑田。
野乌饥萃止,辨色俱尚玄。
穷年逐什一,形秽莫可捐。
忽乘风云会,光华遍九天。
群豕化神龙,洿池变灵渊。
丈夫此身在,何愁屯与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公孙牧豕:指公孙弘,汉代人,曾因家贫而牧猪。
- 华颠:指头发花白,意为年老。
- 涂附:指粘附泥土。
- 白蹢:白色的蹄子。
- 菑田:指新开垦的田地。
- 萃止:聚集。
- 尚玄:崇尚黑色。
- 穷年:整年。
- 什一:十分之一,此处指微薄的收益。
- 洿池:低洼的水池。
- 屯与邅:困难和挫折。
翻译
在公孙弘牧猪的时候,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他身穿短衣,昂首挺胸地手持长鞭。在泥泞中挣扎,白色的蹄子踏过新开垦的田地。野鸟饥饿时聚集在一起,它们的颜色都是深沉的黑色。整年辛苦追逐微薄的收益,他的形象虽然卑微却无法抛弃。突然间,他乘着风云际会,光芒照耀了整个天空。他的群猪变成了神龙,低洼的水池变成了神奇的灵渊。作为一个大丈夫,只要活着,就不必担心困难和挫折。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公孙弘从牧猪的贫苦生活到风云际会、身份转变的历程,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变化和命运的不可预测。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群豕化神龙,洿池变灵渊”,形象地表达了从平凡到非凡的转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于人生机遇和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