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

长啸秋云白日阴,太行天党气萧森。 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 年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 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树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行天党:太行山和天党山,这里泛指北方山川。
  • 阴符:古代兵书《阴符经》,这里指兵法。
  • 仙蠹:指书籍因年久被虫蛀。
  • 老龙吟:形容剑声,比喻英雄壮志未酬的悲愤。
  • 宰树:墓地上的树。

翻译

在秋云密布、白日阴沉的日子里,我长啸一声,太行山和天党山的气象显得格外萧瑟森严。 英雄已经流尽了中原的泪水,而君主原本就没有北渡的心思。 岁月已晚,阴符经中的兵法已被虫蛀,夜寒中雄剑发出老龙的吟声。 青山蜿蜒东流,春暮时分,杜鹃在墓地的树林中啼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云、太行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诗中“英雄已尽中原泪”一句,表达了英雄壮志未酬的悲愤,而“臣主元无北渡心”则揭示了君主的冷漠与无能。后两句以阴符经的虫蛀和雄剑的老龙吟,象征着英雄的无奈与悲愤。结尾的青山、春暮、鹃啼,更是以景结情,抒发了对英雄逝去的哀思。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