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霍山

眼底巉岩犹咫尺,脚跟今信路头赊。 擎天石献仙人掌,拜月风牵古木萝。 方丈火销丹灶冷,洞门春暖鸟声和。 欲从太乙寻飞路,坐看澄清海不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巉岩(chán yán):险峻的山岩。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路头赊:路途遥远。
  • 擎天:支撑天空,形容物体高大。
  • 仙人掌:这里指形状奇特的石头,像仙人的手掌。
  • 拜月:向月亮致敬,这里形容风带动古木上的藤萝,仿佛在向月亮致敬。
  • 古木萝:古老的树木和藤萝。
  • 方丈:佛教寺庙中的住持或高僧的居所。
  • 火销丹灶冷:炼丹的炉火已经熄灭,形容炼丹活动的结束。
  • 洞门:洞穴的入口。
  • 太乙:道教中的神仙,也指道教的修炼方法。
  • 澄清海不波:形容海面平静无波,比喻心境平和。

翻译

眼前险峻的山岩近在咫尺,如今我终于相信路途的遥远。高耸的石头如同仙人的手掌,风牵动着古木上的藤萝,仿佛在向月亮致敬。寺庙中的炼丹炉火已熄,洞穴门口春意盎然,鸟儿和谐地鸣叫。我欲追随太乙仙人的足迹,寻找飞升之路,静静坐着,看着平静无波的大海,心中一片澄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游历霍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险峻的山岩、奇特的石头、古木藤萝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山中的神秘与宁静。诗中“擎天石献仙人掌”与“拜月风牵古木萝”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美。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修炼的向往和对心境平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仙境的情怀。

张天赋

张天赋,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 5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