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月

木杪云初亮,山前瀑布寒。 光辉今夜倍,圆缺几人看。 柳影池心乱,琴声露气漙。 含情与谁语,惆怅夜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木杪(miǎo):树梢。
  • 光辉:这里指月光。
  • 圆缺:月亮的圆与缺,这里指月相的变化。
  • 柳影:柳树的影子。
  • 琴声:弹琴的声音。
  • 露气漙(tuán):露水凝结,形容露水多。
  • 含情:怀着情感。
  • 惆怅:忧愁,失意。

翻译

树梢上的云彩初现光明,山前的瀑布透着寒意。 今夜的月光比往常更加明亮,月亮的圆缺变化又有几人留意。 柳树的影子在池心中摇曳,琴声中带着露水的气息。 怀着情感,却无人可诉,夜色漫漫,心中充满惆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诗中,“木杪云初亮”与“山前瀑布寒”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清新,又透露出夜晚的凉意。月光“光辉今夜倍”,强调了月色的明亮,而“圆缺几人看”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感慨。后两句通过“柳影池心乱”和“琴声露气漙”细腻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致和氛围,最后以“含情与谁语,惆怅夜漫漫”作结,深刻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家珍

张家珍,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 88篇诗文

张家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