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堂秋夕

高梧百尺入云凉,清水一池生月光。 秋夜初长客不寐,坐听砧声思故乡。 明河辗转天欲曙,寒螀唧唧犹自语。 挈衣起写故乡书,明日关河雁南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 明河:银河。
  • 寒螀(hán jiāng):寒蝉。
  • 挈衣:整理衣服。

翻译

高大的梧桐树耸入云霄,带来阵阵凉意,一池清水映照着月光。秋夜初长,客人无法入睡,静静坐着聆听捣衣声,思绪飘向遥远的故乡。银河缓缓转动,天色渐亮,寒蝉依旧唧唧作响,仿佛在自言自语。整理好衣服,起身写下给故乡的信,明天一早,关河上的大雁就要南飞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无眠的场景,通过高梧、清水、月光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坐听砧声思故乡”一句,直接表达了客居他乡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后两句以银河的转动和寒蝉的鸣叫,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乡愁。结尾的写信和雁南去的意象,则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期盼。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