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答顾愿甫

燕京八月青霜飞,秦庭客子悲无衣。 千里故人一书札,问我式微何不归。 驰驱失路汗无血,纵横计尽徒存舌。 三秋雨散金错囊,十年苔绣芙蓉铁。 但愿铩羽归故山,将雏栖息藩篱间。 仰看吾国有大鸟,飞鸣有意惊人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京:即今北京。
  • 青霜:指秋霜,比喻寒冷。
  • 秦庭:指长安,古时秦国的都城。
  • 客子:旅居他乡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无衣:没有御寒的衣物。
  • 式微:衰落,这里指家道衰微。
  • 驰驱:奔走,奔波。
  • 失路:迷失道路,比喻处境困难。
  • 汗无血:形容极度疲惫。
  • 纵横计尽:指计谋用尽。
  • 徒存舌:只剩下说话的能力,意指无能为力。
  • 金错囊:指钱袋,比喻贫困。
  • 芙蓉铁:指剑,比喻武力或决心。
  • 铩羽:羽毛折断,比喻失败或受挫。
  • 将雏:带着幼鸟。
  • 藩篱:篱笆,比喻简陋的居所。
  • 大鸟:比喻有志向的人。
  • 惊人寰:震惊世界。

翻译

在燕京的八月,秋霜飞舞,我在长安的客舍中,因无衣御寒而感到悲伤。千里之外的故人寄来一封书信,问我为何不归家,家道已衰微。我奔波失路,疲惫至极,计谋用尽,只剩下说话的能力。三秋时节,我的钱袋空空如也,十年过去,我的剑上苔藓斑斑。我只愿带着挫败的心情回到故乡,带着幼鸟在简陋的居所中栖息。仰望天空,我知道我国有志向远大的人,他们的飞鸣定能震惊世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燕京八月青霜飞”描绘了北方的寒冷,与“秦庭客子悲无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困境。后文通过“驰驱失路”、“纵横计尽”等词句,展现了作者在外的艰辛与无助。最后,作者以“大鸟”自喻,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尽管目前处境艰难,但仍怀有振翅高飞、一鸣惊人的梦想。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