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邦士守备江藩

君不见淮阴侯,绛灌为伍恒自羞。又不见灌将军,武安怠骜若罔闻。 男儿七尺不易生,要令千载知其名。吾今困处蓬蒿室,寸心烱烱无人识。 东邻少年何琐尾,西家老子生儿齿。潦倒生平那可论,区区唯有蒋侯耳。 蒋侯能诵孙吴篇,猿臂善开五石弦。从来未肯畏强禦,片言可以服文吏。 毕竟二千石,不揽卫尉权。能作吴军气,终令赵璧全。 遂尔声名满人口,量移远驻江之右。江头送别试雕弓,杨叶穿来当折柳。 西风吹落满地霜,晨驱匹马上河梁。宝刀脱赠泣数行,英雄事业谁能当。 壮心寂寞何为乎,送君慷慨歌乌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灌:指汉初的绛侯周勃和灌婴,两人都是刘邦的重要将领。
  • 怠骜:傲慢不逊。
  • 七尺:指成年男子的身高,这里代指男子。
  • 烱烱:明亮的样子,这里形容心志坚定。
  • 琐尾:琐碎、微不足道。
  • 儿齿:指年幼的牙齿,这里比喻年轻。
  • 孙吴篇:指孙武和吴起的兵法书籍。
  • 五石弦:指强弓,古代以石为单位衡量弓的强度。
  • 强禦:强横无理的人。
  • 二千石:古代官职的俸禄等级,这里代指高官。
  • 卫尉:古代官职名,掌管宫门警卫。
  • 赵璧全:指赵国的和氏璧得以保全,比喻保全重要的事物。
  • 雕弓:装饰精美的弓。
  • 杨叶穿来当折柳:比喻箭术高超,能射穿杨树叶,如同折柳一般轻松。
  • 河梁:桥梁,这里指送别之地。
  • 乌乌:象声词,形容歌声或哭泣声。

翻译

你难道没听说过淮阴侯韩信吗?他和绛侯周勃、灌婴同列,却常常感到羞愧。又或者灌婴将军,面对武安侯的傲慢,却如同未闻。男儿生来不易,应当让千载之后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我现在困居在简陋的屋子里,心中明亮坚定却无人理解。东边的邻居少年琐碎无足轻重,西边的老者已生儿育女。我一生潦倒,无法评说,只有蒋侯你是我唯一的朋友。蒋侯你能背诵孙武和吴起的兵法,擅长使用强弓。你从不畏惧强横之人,一句话就能让文官信服。虽然你只是二千石的官职,却不愿揽取卫尉的权力。你能提振吴军的士气,最终保全了赵国的和氏璧。因此你的名声满人口,被调往江之右驻守。在江头送别时,你试射雕弓,箭穿杨叶如同折柳。西风吹落满地霜,清晨驱马过河梁。我将宝刀赠予你,泣不成声,英雄的事业谁能担当。壮志未酬,我为何要送你慷慨高歌。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蒋侯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事业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诗中,“绛灌”与“灌将军”的对比,突出了蒋侯不畏强权、能言善辩的品质。通过“孙吴篇”、“五石弦”等具体描绘,展现了蒋侯的武艺和智谋。结尾的送别场景,充满了悲壮与不舍,体现了作者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对英雄命运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