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诗十八首捧檄偶然作
杖策长安门,言别长安客。
何为曰归时,翻使旅愁迫。
侠游多酒人,祖道临南陌。
马蹄雪中花,车轮冰上迹。
再歌毋庸归,乐酒暂今夕。
长剑挂左骖,白虹走前席。
荆玉罕人知,劝吾宝燕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策:拄着拐杖。
- 长安门:指明朝首都北京的城门。
- 言别:告别。
- 翻使:反而使。
- 旅愁:旅途中的忧愁。
- 侠游:侠义之士的游历。
- 祖道:古代祭祀路神以求平安的一种仪式。
- 南陌:南边的道路。
- 马蹄雪中花:形容马蹄在雪地上留下的美丽痕迹。
- 车轮冰上迹:车轮在冰面上留下的痕迹。
- 再歌:再次歌唱。
- 毋庸归:不必回去。
- 乐酒:畅饮美酒。
- 长剑挂左骖:将长剑挂在左边的马车上。
- 白虹:指剑光,形容剑的锋利。
- 前席:前面的座位。
- 荆玉:荆山之玉,指珍贵的玉石。
- 罕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 宝燕石:珍贵的燕石,比喻珍贵的物品。
翻译
拄着拐杖站在长安门前,向长安的朋友们告别。 为何说归去的时候,反而让旅途的忧愁更加沉重。 侠义之士与众多酒友为我送行,在南边的道路上举行祖道仪式。 马蹄在雪地上留下如花的痕迹,车轮在冰面上留下清晰的轨迹。 再次歌唱,不必急于归去,今夜让我们畅饮美酒吧。 将长剑挂在左边的马车上,剑光如白虹在前面的座位上闪烁。 荆山之玉鲜为人知,劝我珍惜手中的燕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告别长安的情景,通过对雪地、冰面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离别的哀愁。诗中“长剑挂左骖,白虹走前席”一句,以剑光如虹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不屈。末句以荆玉与燕石作比,暗示了诗人对珍贵事物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态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