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除夕四首

雒阳齐右与襄阳,生事萧条忆远方。 三大名藩俱荡尽,有何家计论消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午:这里指的是壬午年,具体年份需要根据历史背景确定。
  • 雒阳:古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
  • 齐右:古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齐国的西部地区。
  • 襄阳:古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
  • 生事:生计,生活之事。
  • 萧条:形容经济或社会状况不景气,冷清。
  • 三大名藩:指三个有名的藩镇或地区,具体指哪三个需要根据历史背景确定。
  • 荡尽:完全失去,一无所有。
  • 家计:家庭生计,家庭的经济状况。
  • 论:讨论,考虑。

翻译

在壬午年的除夕之夜,我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雒阳、齐右和襄阳,这些地方的生活都显得十分萧条。曾经著名的三大地区如今都已经荡然无存,我还有什么家计可以考虑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除夕之夜对远方故土的深深怀念和无奈之情。诗中提到的雒阳、齐右和襄阳,以及“三大名藩”的荡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失落。通过对比昔日繁华与今日萧条,诗人抒发了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体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曹学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