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日携具西园候夏彝仲令君因谈时事有感

新潮何日发吴航,屡听车音到画廊。 阶下瑞蓂重对叶,座间仙令有余香。 借筹无计匡时短,秉烛行游觉夜长。 湖海尚存交谊在,嘤鸣端不负春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潮:指新的事物或潮流。
  • 吴航:指吴地的航船,这里可能指代吴地的消息或动态。
  • 车音:车轮滚动的声音,这里指代官员的车驾。
  • 画廊:装饰华美的长廊。
  • 瑞蓂:一种传说中的瑞草,这里象征吉祥。
  • 仙令:指仙人的命令,这里比喻夏彝仲的命令或话语。
  • 借筹:借用计策或策略。
  • 匡时:挽救时局。
  • 秉烛行游:手持蜡烛夜游,比喻夜间活动。
  • 湖海:指江湖,泛指四方。
  • 嘤鸣:鸟鸣声,这里比喻朋友间的交流和共鸣。
  • 春阳:春天的阳光,比喻温暖和希望。

翻译

新潮流何时从吴地起航,我屡次听到车驾的声音到达这画廊。 阶前的瑞草再次长出新的叶片,座中的仙令留下余香。 我无计可施,无法挽救时局的短暂,手持蜡烛夜游,感觉夜晚如此漫长。 在江湖中,我们的友谊依旧存在,朋友的交流和共鸣不负这春日的阳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新潮流、车音、瑞草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切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借筹无计匡时短”一句,透露出作者对时局无法挽回的无奈,而“秉烛行游觉夜长”则进一步以夜游的孤独和漫长来象征内心的苦闷。最后两句“湖海尚存交谊在,嘤鸣端不负春阳”,则强调了友情在动荡时局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

曹学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113篇诗文